首页 资讯 正文

上畈村的幸福密码

体育正文 294 0

上畈村的幸福密码

上畈村的幸福密码

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庐山西海(xīhǎi)的湖面上(shàng),陈希泉老人已经拿着扫帚,把自家门前的水泥地扫得一尘不染。“这可是5A级景区啊,咱家就是景区的门面!”老人笑着说。这样的场景,在江西九江庐山西海巾口(jīnkǒu)乡上畈村早已(zǎoyǐ)成为常态。 上畈村,一个国土面积(guótǔmiànjī)9.2平方公里的村庄,背靠幸福山(shān),面临庐山西海,旅游资源得天独厚,交通区位优势明显。近日,这个(zhègè)村容美、治理美、产业美、人文(rénwén)美、生活美的和美乡村,荣获“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”称号,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鲜活典范。 以(yǐ)设施升级、活动赋能 解锁风尚培育密码 村委会门口的(de)(de)(de)文化广场上,“幸福西海农民文化”志愿服务队正在排练新节目。领队的余大姐说:“我们自编自演的《西海情歌》,在文艺汇演还得过奖呢!”这支由20多位村民组成的文艺队,已经(yǐjīng)成为上畈村的一张文化名片。 近年来,上畈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(zhàn),持续完善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建设,创新开展了(le)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。通过点单平台组织便民志愿(zhìyuàn)服务、理论政策宣讲等活动三十余场,让理论宣讲“沾泥土”、志愿服务“暖人心”,深受(shēnshòu)群众喜爱。村“幸福(xìngfú)西海农民文化”志愿服务队精心编排了旗袍秀《庐山西海我的家》、歌伴舞《西海情歌》、快板《西海变了样》、配乐诗朗诵《面朝西海 春暖花开》等原创(yuánchuàng)文艺作品,润物无声般提升村民道德素养。 用(yòng)积分串联、典型引领 解锁向善激活密码 三年前,村里开办了“幸福(xìngfú)公德银行”,村民们的文明行为都能兑换积分。余(yú)邓民算得上是(shì)“存款大户”——打扫卫生加3分,帮邻居修水管加5分,参加(cānjiā)文艺演出还能再加分。现在他的“账户”里已经存了20多分,能兑换不少生活用品。“以前觉得(juéde)做好事是应该的,现在还能‘存’起来,大伙儿积极性更高了!”余邓民乐呵呵地说。 为推动文明实践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,上畈村创建了“幸福公德银行”机制,整合红白理事会、老协、关工委(guāngōngwěi)等多方力量,对村民文明行为进行(jìnxíng)积分管理。通过设立“道德(dàodé)红黑榜”,常态(chángtài)化开展“好婆媳”“文明家庭”等评选活动,发挥榜样带头作用,树立先进典型。54户家庭成为储户,累计(lěijì)兑换积分500余分,村民中涌现出(yǒngxiànchū)“新时代赣鄱先锋”“九江市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”、江西省孝老爱亲“好媳妇”等先进典型,真正实现了以制度引导和道德感召(gǎnzhào),使向善、行善(xíngshàn)成为上畈村的文化主流。 凭产业兴民(xīngmín)、农旅融合 解锁富美进阶密码 在村头的(de)福橙基地,脱贫户陈汝龙(chénrǔlóng)正忙着给果树施肥。“以前在外打工,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。”他擦了擦汗说。 上畈村坚持(jiānchí)“产业兴村、旅游(lǚyóu)活村、文化(wénhuà)立村”的发展思路,充分利用毗邻庐山西海(xīhǎi)5A级景区的区位优势,采取“企业+村集体+脱贫户”模式,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产业,打造了乡村振兴基地、农旅融合示范点、福橙产业基地等项目。 目前全村发展(fāzhǎn)红薯、脐橙、桑葚等特色产业,已带动100余人就业,村民年收入显著提升,为文明村建设奠定了坚实(jiānshí)的经济基础。(柯宏昌(kēhóngchāng) 郭火平)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(xiàzài)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(xiāofèizhě)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(píngtái)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(shēngmíng)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上畈村的幸福密码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